随着气温渐渐回暖,西安植物园里的花也“抑不住兴奋”,纷纷露出争春的“笑脸”。这几天园区内的二月兰正肆意盛开,风中飘着淡淡的清香。
在《中国植物志》中,二月兰的中文正式名叫做诸葛菜(Orychophragmus violaceus)。传说是因为诸葛亮率军出征时曾经采其茎叶为菜,后还将其作为军粮广为种植,从此便被人叫做“诸葛菜”。二月兰的嫩茎叶确实可当作野菜食用,可一旦长大就非常苦,根本不适合做军粮。明代文学家张岱的《夜航船》有:“诸葛武侯出军,凡所止之处,必种蔓菁,即萝卜菜,蜀人呼为诸葛菜。其菜有五美:可以生食,一美;可菹,二美;根可充饥,三美;生食消痰止渴,四美;煮食之补人,五美。故又名五美菜。”单从食用角度看,蔓菁显然比味苦易老的二月兰更为靠谱,故而真正的“诸葛菜”应该叫做蔓菁。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诸葛菜变成了二月兰,或许是它俩的基生叶都是大头羽状分裂,看着比较相似吧。
蔓菁又叫芜青(Brassica rapa),十字花科芸薹属,二年生草本。其扁球形块根肉质肥厚可食,可用来泡酸菜、或作饲料。由于蔓青的耐寒性强,至今高寒山区仍用以代粮。
诸葛菜之所以叫“二月兰”是因其在农历二月前后开蓝紫色花,被称为二月蓝,常用名“二月兰”。尽管名字中带有“兰”字,但并不是兰科植物。葛菜来自十字花科,和我们平时吃的白菜、萝卜、菜花、芥菜啥的是一家的。这个科有一个最显著的共同特征:花朵有4枚花瓣,开花时如同十字形。此外,它们的6枚雄蕊排列成两轮,外轮的2枚花丝较短,内轮的4枚花丝较长。这种雄蕊存在的形式被称为“四强雄蕊”,也是辨识十字花科植物的一大特征。
诸葛菜是十字花科诸葛菜属,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。没开花时长在地上看起来就是一棵不起眼的草,可是一旦开花就非常令人着迷,花朵具有十字花科典型的辐射对称美,总状花序,紫色的花萼筒状,4片紫红色且有细密脉纹的花瓣,随着微风轻轻吹拂,宛如蝴蝶在飞舞。
植物小档案
中文名:诸葛菜
拉丁学名:Orychophragmus violaceus
科名:十字花科 Brassicaceae
属名:诸葛菜属 Orychophragmus
类型:一年或二年生草本
花期4-5月,果期5-6月
观赏:秦岭园、岩石园周围
科学普及